<
y4h6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寒门状元 > 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诚
    皇帝如此反应,以谢迁和李东阳的政治觉悟,都意识到西北出事,很可能如同奏本票拟中描述的一般:鞑靼人主动出击,侵犯大明北疆,大明原本占据战略主动,但现在却成为被动挨打的一方。

    萧敬将奏本呈递弘治皇帝面前。

    朱祐樘先看了看奏本的内容,作为皇帝的政治觉悟,都没能从这份奏本中发现太多的端倪,但在他看过“谢迁”拟写的票拟内容时,朱祐樘不由诧异地抬起头来,用敬仰的目光打量谢迁一眼。

    这票拟的内容确实跟边疆紧急奏报的情况如出一辙,连鞑靼人进犯的是榆林卫周边地区也准确地预料到了。

    朱祐樘凌晨得悉战报,四天前,鞑靼人进犯边土,边疆各处戒严。

    李东阳和谢迁进来前,朱佑樘又看到第二份战报,说是鞑靼正在进犯榆林卫。

    弘治皇帝正气得慌,谢迁和李东阳就来了,还带来这么一份奏本和票拟……战报事关大明最高机密,朱祐樘心中笃定别人不敢随便将这种消息泄露与谢迁知悉。

    谢迁见朱祐樘面色深沉,自己心里也在打鼓,如果什么事都没发生,他这个场反倒容易圆。

    其实在来乾清宫前,谢迁已经打好腹稿,准备跟朱祐樘解释一下自己为何会作出如此票拟,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,他想说关于鞑靼出兵方向的猜测,只是出自他的臆测,不能用作前线将士的临机决断。

    但若事情属实,而且已经发生,那这么解释就属于“故弄玄虚”。

    跟皇帝说是自己猜出来的,还不如说自己懂得阴阳五行,夜观星相掐指一算便有此发现。皇帝肯定会刨根问底,可不会听信他准备的这番“老夫全凭猜测”之言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不知西北前线是否真有战事发生?”就在谢迁为难之际,李东阳开口打破乾清宫内的沉默。

    朱祐樘抬头看了两位阁臣一眼,叹息道:“朕也希望未有,但昨夜战报传来,西北边关确实燃起了烽烟,但并非我边塞兵马出击,而是被北夷抢了先手。”

    李东阳忧心忡忡,虽然此战大明准备良久,但所作准备都是为主动出击服务,诸如主攻方向、兵马协同、佛郎机炮的使用、出击后如何防止后方遭到骚扰等等。

    现在尚未准备完毕,战事已然开启,然后边关将士便会发现,之前准备付诸东流,战事又恢复他们熟悉的节奏——鞑靼人骑兵横行无忌,大明官兵龟缩于城塞中,看着鞑靼人嚣张,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极为巨大。

    朝廷一再宣称要破胡虏、封狼居胥,将蒙元余孽彻底铲除,将士士气被鼓舞起来,正摩拳擦掌准备建功立业,然而鞑靼人的主动出击却让大明官兵美梦成空。

    原来被朝廷宣扬已在内斗中苟延残喘的鞑靼人还是如此骁勇善战,我大明将士还是畏缩不前,不堪一战,那还建什么功立什么业?

    就算鞑靼人撤走,再做战前动员,将士也不会再吃这一套,战场第一线拼杀的士气必将大幅受挫。

    朱祐樘感觉一阵心塞,准备半天的西北之战,因为鞑靼人突然神兵天降一般出击,计划就被完全打乱,那这一战到底应不应进行?

    朱祐樘问道:“谢先生,朕总算明白您为何要上奏‘止战’,看来这北夷并非如之前所料已退守漠北,不堪一战,但敢问谢先生,您是如何从此奏本中,判断鞑靼人会主动出击?”

    一下子,谢迁成为乾清宫内的焦点。

    谢迁朝堂上答天子的问题不是一次两次,他一向以能言善道著称,什么话从他嘴里说出来,都是大事化小,一团和气。此番未到午朝,谢迁跟李东阳前来面圣,看向他的不过朱祐樘、萧敬、李东阳三人,谢迁却有口难言,陷入张嘴说不出话的困窘之境。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于乔,之前在文渊阁,我就问过你,你现在说说看,也好让陛下知晓,之后北番再有何异动,我边疆将士或能提前查知!”

    谢迁本可把沈溪推出来,告诉皇帝这其实是沈溪判断出来的,从为国为民的角度考量,让皇帝看清楚沈溪的才华,之后对沈溪重用,甚至将沈溪调往西北弥补之前强留沈溪在京城的过错,都是极好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这么做,等于是打谢迁自己的脸!

    皇帝给了你票拟大权,你却假手于人,就算只是顾问,也是你这个大学士未尽其责。

    既然谢迁怎么都不能将沈溪推出来,那他就要面对一个问题,从结果推论过程,找出沈溪作出如此判断的理据。

    这其实比起沈溪从蛛丝马迹做出判断容易许多,但还是令谢迁思虑重重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。”谢迁斟酌字眼,“老臣起先也未将此奏本慎重对之,以至延误战机,请陛下恕罪!”

    朱祐樘之前查看奏本时,留意奏本抵达京城转呈通政使司的时间,是在两天前。

    而鞑靼人出击是在四天前,就算谢迁及时发现,时间上也来不及了,过错在于边疆未将此奏本当成加急战报,若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递京城,谢迁当日察觉,或许事情会有转机。

    朱祐樘一摆手:“朕岂能因此而怪责先生?先生请起,将原委详细道来便可!”

    谢迁心里别提有多为难了,但他还是硬着头皮,揣摩沈溪的心境,道:“回陛下,老臣忙碌一夜,老眼昏花,神思恍惚……”

    “先生忙碌一夜?”

    朱祐樘一惊不老小,谢迁这年岁,能在文渊阁值夜已属不易,在朱祐樘看来,谢迁能在二更左右睡觉,已是勤勉克己的表现,三更那就是为国为民呕心沥血,结果谢迁是在文渊阁中熬了一宿?

    这算什么!?这简直是济世为怀的圣人啊!

    谢迁老脸有些挂不住,这种谎话他自己编不下去,不但胡说八道,还是欺君。

    李东阳走出来为谢迁说话:“陛下,臣巳时抵达内阁时,谢尚书刚小寐片刻,他昨夜票拟奏本不下四百本。或许是臣惊扰了他,他不顾休息,又起身观览奏本,发现此奏本,做出票拟后与臣商议,均觉事态严重,前来进言!”

    李东阳出来为谢迁“作证”,有为自己洗白的意思,他在谢迁将奏本拿到眼前说话时,根本就没意识到事态严重,只是想找个由头过来问问皇帝在午朝上有什么难以言说的事情,结果误打误撞,一语成谶。

    李东阳对谢迁的佩服倒是实打实的,他跟谢迁年岁相仿,自问没法跟谢迁一样熬个通宵,还能准确作出此等票拟,从一份无关紧要的奏本中预料到战争的发生。

    朱祐樘想到之前因沈溪与谢迁闹出的别扭,还有之前谢迁上疏“止战”时他气愤难平,面色有愧,站起身恭恭敬敬拱手行礼:

    “谢先生,是朕误会您的一片赤诚,请您宽宥!”

    皇帝给大臣认错,这种事自古以来罕见,更别说是皇帝跟大臣吵架之后主动认错了。跟皇帝叫板,还让皇帝低下身段,谢迁几乎算得上是大明第一人。

    谢迁赶紧行礼:“陛下不可,老臣也有过错,陛下乃明君圣主!”

    原本君臣间的嫌隙,因为这一礼而变得烟消云散,朱祐樘对谢迁的信任非但没减少,反而愈发增加。

    朱祐樘坐下,满脸期待之色:“先生请讲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

    李东阳在旁看了,大受感动。

    这才是贤明的君主和赤胆忠心的大臣相处之道,彼此间就算会有争论,也能跟朋友一样将事情说明,互相体谅。

    谢迁心里惭愧,我这哪里是“一片赤诚”,根本是借用沈溪那小子来帮我办事,获得皇帝的信任!

    朱祐樘坐下来,满脸期待地说道:“先生请讲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谢迁略一沉吟,道,“老臣观此奏本,初时仅以为是普通移民之事,本不为重,但涉及北夷南迁,不得不反复斟酌。”

    “细细思量之下,鞑靼数年未犯边,以往犯边时也未曾掠夺狄民。今入夏以来,我边塞兵马调动频繁,鞑靼定有察觉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鞑靼惧我军威,要北撤躲避,也会趁我三军立足未稳之时,掠夺一番,再行撤离,所以……老臣才会有此判断!”

    谢迁边想边说,语速很慢,逻辑性不是很强,还有些颠三倒四。

    但谢迁说出一个观点,那就是本次鞑靼掠夺边疆,并非是要与大明正面交战,而是要劫掠一番北逃。他说自己是根据鞑靼牧民被掠夺这件事,想到鞑靼人不止满足于掠夺草原部族,还会来大明边陲走一遭,抢劫一番后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这道理在李东阳和朱祐樘听来,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谢迁主要目的还是想满足于朱祐樘这个“天朝上国”皇帝的虚荣心:鞑靼并非是来跟我们正面硬碰硬交战的,抢一番后,鞑靼人就会夹着尾巴逃跑!

    *************

    ps:凌晨应该会有更新,天子想看看,明天究竟能爆多少章!求订阅!求打赏!求推荐票!求月票!(未完待续。)